作者:
发布:2023-06-30 15:27:50
阅读:117
遂宁市认真贯彻落实席大大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,深入学习借鉴浙江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坚持高站位推动、递进式推进、市场化思维,一手抓精品示范引领、一手抓环境全域整治,点线面一体、建管治融合,全市乡村建设、乡村发展、乡村治理迈出新步伐,逐步走出西部丘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遂宁路径。
聚焦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,着力构建乡村建设推进体系,强化重点要素保障,乡村建设行动起步成势。
(1)党政高度重视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研、亲自谋划、亲自推动,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,设立市委副书记牵头的乡村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,46个市直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,全面落实“四级书记”一起抓和行业部门牵头抓的工作责任,大力开展“美丽乡村全面振兴”对标系列行动,每季研究“三农”工作,定期开展项目拉练,树先进、督后进,高位推动。
(2)系统安排部署。印发《“美丽遂宁・宜居乡村”建设五年行动方案(2021-2025)》《遂宁市新时代“美丽遂宁・宜居乡村”精品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(2021-2023)》,明确长远目标、规划时间节点,制定年度清单,细化工作任务、落实牵头部门、压实工作责任,形成了长远规划、分步实施、久久为功的工作格局。
(3)强化要素保障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地位,2023年预算29.62亿元用于乡村振兴,选派984名优秀干部充实优化基层干部队伍,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本科以上学历占80.7%,成功回引2300余名优秀农民工回村担任村干部,每年选派一批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任教、技术精湛的“两高人才”到联村卫生室坐诊,“十四五”以来统筹安排1580亩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用于农村产业和项目用地,有力提供了建设要素保障。
按照“1年开新局、2年上台阶、3年大变样”思路,推进田园、家园、乐园“三园一体”和美乡村建设,逐步串点连线、连线带片、集片成面,加快实现乡村由表及里、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。
(1)树标杆,建设精品示范村。坚持大地景观化、庭院果蔬化、农村田园化、产业特色化、城乡一体化,有机衔接镇村级片区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,启动50个新时代“成渝之星·和美乡村”精品村建设,制定《遂宁市新时代“成渝之星·和美乡村”精品(示范)村考核验收办法(试行)》,建成精品示范村7个、精品村9个。蓬溪县和船山河沙镇、射洪瞿河镇及安居海龙村、大英为干屏村等24个村成功入围2022年国家“百县千乡万村”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名单。
(2)抓连线,打造精品示范带。依托农环线、318国道、247国道、快捷通道等交通主干线优势,沿渝遂绵优质蔬菜产业带,以7个精品示范村为核心,连接河沙—大石、卓筒井—蓬莱、隆盛—桂花、横山—常理、西眉—磨溪、瞿河—沱牌等六个镇级片区,运用“最少、最自然、最不经意的人工干预”,“充分利用本土、原生态、低碳环保材料、生态环保技术”,对村组沿线道路环境、公共空间、建筑立面、庭院环境等实施“微改造·精提升”,推动实现沿线精致、村落精彩、庭院精美。
(3)美乡村,开展全域整治。深入推进垃圾、污水、厕所、家庭卫生“四大革命”,大力实施“乡村绿化、村庄洁化、水体净化、杆线序化、道路美化、庭院靓化”六大专项治理,着力解决“点上绿净美、面上脏乱差”等突出问题,促进面上乡村环境整洁有序、清爽干净、瓜果飘香。全市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覆盖率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、卫生厕所普及率、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分别达100%、97.94%、94%、80.05%。
牢固树立“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”理念,坚持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发力、齐心协力,着力构建区域内“乡村振兴共同体”。
(3)确保金融资本有效性。印发《乡村振兴金融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》,推动全市超40%的信贷资金投向农业农村。抢抓国家政策性、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遇,积极包装船山区“人居环境整治”、蓬溪县“美丽乡村建设”等政策性贷款项目,争取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资金支持。建立“信息归集+信用评价+信贷投放+社会效应”一体化推进机制,创设多元化金融服务产品,累计发放“惠农e贷”等信贷产品近3.4万笔、42.3亿元。
推荐新闻